Skip to main content

整頓老家WI-FI網路 & UniFi

自從上次分享入手新的WI-FI路由器設備之後,這次換來講講我爸整治南部老家裡的網路。

同時也提供一些經驗分享(優缺點)給有興趣、想要一個良好使用無線網路漫遊體驗的人。

起因

主要是家裡的無線網路實在很爛,連看個FB的影片或YouTuBe都會一直轉轉轉,更不用說現在通話都靠網路,連線品質真的不好,加上家裡的5G訊號也不好,通話沒講幾話基本上就聽不到對方在說什麼了。

另一點是,老家透天每一層每一個空間基本都有配一台WI-FI設備,但是這樣會變成如果今天在不同層樓活動(走動),就會需要切換WI-FI,雖然Iphone有時後會自動切換,但有時候也不會,不過是不同台WI-FI,所以不免會有網路訊號微弱的時候,但還是持續連著的情況發生。

家裡網路也早升級到上/下傳皆 500MB,不過基本上設備就是跑不滿速,算是滿浪費的。

因此這次討論&研究一番之後,直接升級換了Unifi全家桶餐。

正題

這次選用的品牌是Ubiquiti,以及使用該品牌的Unifi系統。

我相信可能很多人認為,一個無線分享器便宜的幾百塊就可以用了,例如TP-Link那些常見的大品牌,好一點的像是兩三千元的WI-FI路由器/分享器,就是大部分人對於一個無線路由器能給最多的一個預算上限了,當然僅僅只是用來上上網或看個影片老實說也真的足夠了。

不過現在隨著網路不斷的演進改變,像是手機網路從4G到現在的5G,而一般家裡的網路平均基礎速度,也不斷的慢慢的再往上提升,用社區網路舉例好了,同樣300元以前200MB現在是可以申請到300MB,加上設備的快速更新,越來越多的設備都倚賴網路,例如電視、智能家居設備,在這樣子的需求基礎下,分享器所需要負擔設備的數量會比以往來的多,因此在選擇分享器的同時,需要考量的面向也就不再那麼單一。

追求網路速度的同時,另一個點其實也較為容易被忽略的是「穩定性」。

例如家中有智能家居的設備,或者監控系統等,那麼有一個好的穩定網路品質其實還滿重要的。

除了自己研究以外,同時也有找專業的網路公司來家裡做評估和報價,但是看到那個價格實在很難接受,因為商品本身是可以直接在官網購買到的,而他們開的清單內容,除了本身商品的官網售價以外,每件商品還要額外再收30%的費用 (舉例,像我們可以從蘋果官網買到IPhone,不過找他們服務的話,他們會替你購買IPhone以外,每一隻還會多收30%的錢。),這還不包含施作安裝設定費用,當設備數量一多,那個額外的費用就滿可觀的。儘管他們宣稱當有壞掉故障時,會先借一台讓我們先頂著用,以及提供遠端除錯等服務,但是評估本身商品若跟官網買就享有保固以外,且Unifi家產品大部分的評價都是穩定少故障,如果真的壞掉,用那多給的30%費用再買新的一台,算一算還是非常綽綽有餘,所以直接不考慮XD (不確定是否算是這個業界的常規收費模式。)

說一下如何簡易評估家中所需的設備,Unifi自家就有提供平台(Design Center)讓使用者可以上傳平面圖 ,基本上就是在平面圖上稍微匡一下牆和隔間,然後放置想要買的機器,它就會計算然後顯示2.4G/5G訊號分別的強弱,看是否在這個空間(房間)內還需要補分享器?最後也會輸出一份PDF下載,裡面資訊包含:例如總共需要多少費用,如何安裝設置這些設備的步驟,每台設備串接起來的拓樸圖等,只能說UI這家公司真的還滿厲害的呀(很會做生意)!

個人覺得他們產品設計不論是UI亦或是UX,跟蘋果的理念很相近,盡可能地讓使用者可以無腦設定,整體設計感是簡潔風格。

Unifi家的產品全系列基本標配Mesh支援,單一空間如果是大一點的(可能大於8或10坪以上)或空間切割多一點,就會有訊號衰弱的問題,一般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再多買一台分享器 ,不過這就會遇到先前提到的問題,過多的WI-FI網路名稱(SSID),以及設備自動切換的時機難以掌控,當然還有「設備管理」這塊稍後可以再討論。如果是大樓平面問題也許還好一點,透天獨棟遇到上下樓層,包含有樓梯轉角等這種格局,容易有死角或遇到訊號微弱的地方,對於提供無線漫遊來說算是一大挑戰。當然市面上也有延伸器這選項,不過依據現有內裝佈置,例如是否有插座等因素,有些地方延伸器也不易解決,而Unifi的無線基地台AP分享器可以單靠一條PoE網路線解決供電問題。

最後來提一下,Unifi的另一個優點:管理系統。

我覺得Unifi平台提供的管理系統非常強大且方便,除了基本可以使用瀏覽器登入後台的方式做管理設定以外,還可以在手機上直接使用APP做「遠端」監控、設定、跑測試等項目,也就是說人不在家依舊可以做操作。如圖所示,它可以列出在這個內網裡面所使用的設備拓樸圖,以及設備使用的狀況,包含該設備使用的網路速度品質如何,也能協助管理者來分析並優化使用網路速度。當然還有其他許多的功能設定不勝枚舉,如果還有使用監控設備,也可以一併整合與管理。這塊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比較Minor,吸引力或許沒那麼大。

其實討論Unifi產品時,可以稍微了解一下Fat AP和Thin AP 的差別,可以更加理解無線路由器的世界,不過整篇文章沒有特別提也是怕對很多人來說太過複雜。簡單來說,如果今天想要擴展家中的網路話,就只要買Thin AP就可以容易的擴展並管理。也無須特別擔心網路管理這塊的設定 (因為那些交由Controller處理就行)。

總之,目前短期用起來體驗很滿意,接下來就是長期感受看看啦!

完整清單

  • UDM SE *1
  • U6 Pro *2
  • U6 In-Wall *4
  • Switch Flex Mini *1